在快速的城市化進程中,許多大中型工廠或工業企業拆離中心城市,其讓出土地作為城市建設或居民用地,這種老城區及工礦區改造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城市現象。城市中一些危險性工廠搬遷后作為建筑居民用地,許多城郊的污染土壤在城市化進程中也轉為居住地,這些都存在很大的生態與人體健康風險。
近年來,我國在“三廢”處理、污灌控制、低毒新農藥應用等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預期土壤污染問題尤其是在城郊和鄉鎮企業密集區和化肥、農藥用量較大農業用地地區仍將呈逐漸加重的趨勢。國內土壤修復產業雖然理論探索十分活躍,技術發展不斷完善,但大多數技術還處在研發和示范階段,能夠真正運用于實際的場地修復實例不多。
當前中國面臨著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加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土壤修復也面臨著嚴峻的現實挑戰又是發展污染土壤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的重要機遇。土壤修復工程的科技開發和項目施工,必須堅持把基礎科學和綜合理論和方法結合在一起去真正解決我們面臨的新技術市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基于場地或地域土壤污染的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信息系統
土壤環境的多介質、多界面、多組分以及非均一性和復雜多變的特點,決定了土壤環境污染具有區別于大氣環境污染和水環境污染的特點。當土壤環境中所含的污染物數量超過土壤自凈能力或當污染物在土壤環境中的積累量超過土壤環境基準或土壤環境標準時,即為土壤環境污染。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污染物濃度):
①化學污染物。包括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前者如汞、鎘、鉛、砷等重金屬,過量的氮、磷植物營養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種化學農藥、石油及其裂解產物,以及其他各類有機合成產物等。
②物理污染物。指來自工廠、礦山的固體廢棄物如尾礦、廢石、粉煤灰和工業垃圾等。
③生物污染物。指帶有各種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衛生設施(包括醫院)排出的廢水、廢物以及廄肥等。
④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開采地區,以90鍶和137銫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長的放射性元素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