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眼下,我國土壤環境監測網已經初步建成,這一監測網絡包括兩萬個監測點位,覆蓋全國98%的土壤類型與88%的糧食主產區。加之新修訂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已經進入了審議階段,土壤修復行業有望迎來爆發。
企業要開展土壤修復業務,就需要了解全國范圍內的土地污染狀況。而隨著監測網絡的建成,全國范圍內的土壤污染狀況將會變得易于統計。
而且,隨著農產品安全問題被提上日程,農用地土壤污染問題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眼下環保部與農業部共同制定了《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相關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追責辦法也將會在年底出臺。這些都為土壤修復行業發展提供了條件。
高層對于土壤污染問題可謂是高度重視,中央財政甚至還專門設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這一資金幾乎就是為土壤修復企業準備的,從去年到今年是哪個半年,中央財政下達的預算規模大概有146億元,這批資金用于支持各地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因此,土壤修復企業需要主動出擊,來把握這一市場紅利。而且中央財政預算對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逐年加大,僅今年就與112億元。這也是今年以來,土壤治理企業大額訂單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
不過從目前我國土壤修復產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產業鏈條并不完善,環境調查、環境評估、治理與修復、風險管控、修復效果評估等環節,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因此,企業要想更好地開展業務,就需要完善自身實力,將自身打造成一個具有綜合能力的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如今土壤修復企業想要開展業務,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對于那些開發價值較高、有后期盈利潛力的地塊,企業可以與地方政府協商,進行治理,治理完成后為政府出具地塊效用增值方案,或者拍賣轉讓,來實現地方政府與企業自身的雙贏。對于那些價值不明顯的土地,企業就需要與中央專項資金進行對接。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分析,當下我國土壤修復行業的市場規模十分龐大,各類地塊都有超過10%的面積屬于污染地塊。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且,還有不少是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地塊。以我國龐大的土地面積,這一規模絕對不可小覷。
不過企業也不能盲目樂觀,由于土壤修復項目難度高、投入大、周期長,企業在開展業務時,需要充分考慮項目的修復價值,控制好應收賬款比例,只有這樣才能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