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事關國家安全和國民健康,面對不時出現的污染事件,應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理性看待。
受到一定污染的耕地,上面仍長著莊稼。與霧霾、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被稱作“看不見的污染”,更具隱蔽性,一旦污染更難逆轉?!捌髽I污染、政府買單、老百姓受害”,讓人頓生“何時才能吃得放心”之慨。
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近日作了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依然薄弱,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形勢仍很嚴峻。會議專門提到了湖南省花垣縣血鉛事件、江西省九江市鎘米事件和河南省新鄉市鎘麥等事件。
改革開放讓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快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滯后也帶來了一些污染問題。就鎘而言,在2014年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所公布的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重金屬鎘的點位超標率高達7.0%。
土壤污染事關國家安全和國民健康,面對不時出現的污染事件,應從更寬廣的視野來理性看待。
首先,潔凈、健康的土壤是安全糧食生產的基礎,而阻斷污染物進入土壤是對土壤的最大保護。就土壤污染而言,筆者曾在《農業環境科學學報》指出,我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不在土壤鎘總量的問題上,而在于數十年大量的外源鎘進入土壤之中。認識到這一問題有助于我國對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的方法進行選擇。
土壤污染防治,不僅僅需要注意土壤重金屬量的減少或者固定,同時也要重視土壤環境質量的概念,以土壤健康為目標,構建土壤污染的防治體系。除了內源性重金屬污染,外源性污染問題也應得到關注。例如,由于鎘的沸點為673℃,在缺乏回收裝置的情況下,冶煉、火電、垃圾焚燒等過程都會將鎘釋放到大氣之中,最終回歸到土壤和水體,帶來更廣域性的污染。
其次,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和糧食的高度流通,使得人們食物結構更加多樣化,而飲食結構的改變大大降低了局部糧食不安全的風險。
以日本為例,1970年日本的人均每天食用大米261克,到1994年則下降到182克,男性的鎘攝入量從1980年的47.1微克/天降到1990年29.5微克/天,而女性的鎘攝入量則從27.7微克/天下降到23.8微克/天。日本大米的鎘平均濃度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都為0.053毫克/公斤,2008年的調查數據為0.050毫克/公斤,整個國家的大米鎘含量變化甚微。這個事實說明,日本人這段時間攝取鎘的數量下降并非大米的鎘含量下降帶來的,而是生活方式和食物結構改變帶來的。
除了飲食結構的變化,食物中的營養對于人體重金屬鎘的吸收也有極大影響。新西蘭有以生蠔和牛奶為主食的居民,其鎘的攝取量與日本痛痛病患者相當,但并未表現出受害特征,相當健康。這是因為生蠔和牛奶富含的鐵、鋅、鈣保護了他們:食物中更多的營養、體內富足的鐵可大大降低鎘被吸收進入血液的數量,從而讓更高比例的鎘直接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目前我國糧食流通性大,有著“買全國,賣全國”的說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飲食的多樣化、均衡化來降低鎘攝入人體的風險,通過加強鐵、鋅、鈣等營養,來降低鎘的吸收,讓多樣化的飲食和富足的營養為身體抵御重金屬構筑一道強有力的防線。
由于從土壤污染到糧食安全到人體健康是一個復雜的鏈條,相關部門應當通過阻斷污染物進入土壤,構建健康的土壤質量,生產安全和營養豐富的農產品,防止污染物侵害人體。
土壤污染與糧食安全是個全社會關心的問題,期待通過更加完備的制度、先進的技術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保障每個人的健康。